人民网
人民网>>领导留言板

4位全国人大代表就加强关键技术基础研究建言献策

2023年09月14日08:18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代表之声

  应对国际科技竞争、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基础研究,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如何加强基础研究?记者采访了4位全国人大代表。

  ——编  者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

  加强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加强基础研究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人才。在基础研究创新人才培养上,高水平研究平台对吸引顶尖科学家、产生重量级科研成果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不仅能为高校开展基础研究创造条件,也是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重要条件。

  要在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研究中心等一系列研究平台的过程中,着力发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作用,充分释放科教资源优势,打造基础研究网络节点,共同形成区域分工协作、覆盖全国的基础研究骨干网络,通过设施建设、项目研究和仪器更新等各个环节培养人才,构建起与基础研究骨干网络相配套的人才培养网络,并形成重大科研任务的人才培养机制。

  要把世界科技前沿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围绕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支持优秀科技人才挑大梁、担重任,选拔并长期支持一批优秀科学家提出真问题、真解决问题,全面释放人才创新活力,从而通过有组织的人才培养和有组织的科研创新,实现人才与成果双丰收。

  (本报记者  强郁文采访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特聘教授黄勇平:

  深化基础研究体制机制改革

  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化基础研究体制机制改革,坚持以人为主的支持体系,优化科研经费资助模式,给基础研究团队以稳定的支持和资助,让潜心开展基础研究的团队能够有“板凳坐得十年冷”的底气。

  在目前的科研经费资助体系中,竞争性经费支持占比较高,稳定性支持较少。很多项目制的研究中,一般周期只有3到5年,到期后还不能以类似课题继续申请。在基础研究中,如果没有稳定的经费支持,研究题目延续性就不够,研究团队可能会为了申请经费支持而不断转换方向,不利于基础研究的深入发展。建议提升稳定性支持经费的占比,完善竞争性支持和稳定性支持相结合的基础研究投入机制,建立资助周期相对较长的基础性研究支持模式。

  此外,也要重视对基础研究评价机制的改革。提倡以解决国家重大科技问题的贡献为主要评价标准,将优秀的科研工作者遴选出来,得到学界和单位的认可,获得较持续的科研资金支持,使得他们潜心自己领域的基础研究。

  (本报记者  巨云鹏采访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丰礼:

  鼓励企业将基础研究和市场资源结合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科技领军企业在基础研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些企业不仅推动了技术创新,还为整个行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应鼓励企业将基础研究和市场资源结合,与高校、研究机构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企业提供设备设施及实际需求,高校研究机构提供新颖想法和研究成果。

  政府与企业合作研发的模式也非常值得探索,例如由政府对研究专项进行支持,通过投资资金、资源和人才,攻克行业共性“卡脖子”技术难题。在加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方面,有的地方政府实施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引导企业加强研发机构建设。这些科研平台的成果促进产品技术升级,大批专利技术迅速得到转化。

  同时,应强化创新部门和行业部门的协同,鼓励各行业设立基础研究专项基金,引导龙头企业主导前沿技术问题研究,围绕制约产业发展的底层技术问题,加大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基础研究投入。

  另外,建议鼓励不同学科的专家合作,共同解决复杂的技术难题,产生创新性的解决方案,为加强基础研究、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贡献力量。

  (本报记者  姜晓丹采访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教授梁廷波:

  塑造有利于基础研究的创新生态

  基础研究是创新之源,是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重要发力点。近年来,我国基础研究不断取得突破,但对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标科技强国建设要求仍有差距,必须补齐旧账、迎头赶上,塑造有利于基础研究的创新生态。

  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强化基础研究财政投入、资源配置、人才培养,建立健全与基础研究“长周期”相配套的支持体系,与“不确定”相衔接的容错体系,与“冷板凳”相契合的评价体系,真正构建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相适应的国家创新体系。

  不断深化科学家精神的传承。深化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精神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讲好中国科学家故事,用科学家精神感染、鼓舞、带动科研人员以身许国铸重器,直面“卡脖子”问题,努力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加快推动大科普格局的形成。强化从娃娃抓起的社会认同,科学知识寓教于乐进入学前教育、科学课程尽快尽早进入中小学教育,积极引导青少年叩开科学之门。

  (本报记者  刘军国采访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3年09月14日 18 版)

(责编:肖鑫、王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