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回归线中心值(23°26'17"),是太阳能够直射到地球表面的最北界限线,又是一条与中国最显密切的生态线。过去,相关文献记载北回归线穿越我国台、粤、桂、滇四省区的观点,近年已被修正:2013年我们先后从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测绘学会、海洋渔业厅了解到福建海域最南端的纬度为23°9'42",这些数据也从农业部、国土资源部、国家海洋局等发布的历年有关文件中得到证实,从而确定北回归线穿越福建省海域。自从2014年我们在国家天文台“同一片星空”天文科普峰会上首次提出北回归线穿越我国台、闽、粤、桂、滇五省区后,已经通过学术界和媒体宣传逐渐被社会接受。特别是2018年中央电视台制作的大型系列科教片《穿越北回归线》,已经采用了穿越五省区的新观点。福建省被证实纳入北回归线五省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是还原客观真相;二是有助于提高国人海洋国际意识和思维,逐步将海域提升至陆地同等地位;三是维护我国北回归线区域自然和人文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我国台、粤、桂、滇陆续建设北回归线标志已经超过13座,有些城市还在积极筹建中。在北回归线穿越五省区中,福建是全部仅穿越海域一种形态的,这显出唯一性、特殊性、珍贵性。但由于多种原因,又是唯一尚未建立北回归线标志的省区,这与福建省在北回归线地理和文化的特殊地位极不相符。特建议在福建北回归线海岸或临近岛屿设置北回归线纪念标志。福建的北回归线纪念标志,既要吸取已建各标志的长处,又要结合本地实际,除了常规具有地理经纬度、海拔高度、太阳直射中天时间、观察太阳直射的设施等,还要具有闽南文化和海洋风情的特色,并与气象、航运、旅游有机结合,这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我国北回归线标志的分布,也是对我国及世界北回归线标志发展史的新突破。初步倾向性意见是拟在福建最南端的 “兄弟屿”上建筑两个功能及外形各有特色的北回归线纪念标志塔,命名为福建北回归线姐妹塔(姐妹塔既对应兄弟屿,更寓意北回归线穿越闽、台这两个姐妹省,海峡两岸自然和人文生态一带相连,宝岛“回归”显出重大象征意义)。或者在福建省最南端陆地东山县陈城镇宫前村建造一座以北回归线纪念标志塔为主体的北回归线科普公园。
在福建省设置北回归线纪念标志,有助于提升该省作为国务院确定的全国第一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实施生态省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力,进一步彰显国家海洋发展和祖国统一的重要意义。
网友:
您好,欢迎给福建省委尹力书记留言!您留言反映“关于在福建省设置北回归线纪念标志的建议”的事项,省自然资源厅进行了调查处理。
据省自然资源厅调查了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成果管理条例》和自然资源部《关于规范重要地理信息数据审核公布管理工作的通知》(自然资规〔2020〕2号)有关规定,北回归线位置属重要地理信息数据中的“国家版图的重要特征点,地势、地貌分区位置”“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商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确定的其他重要自然和人文地理实体的位置、高程、深度、面积、长度等地理信息数据”。您提出的建议,请按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报送。
感谢您对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的关注与支持!
(省自然资源厅 福建省信访局)
扫码下载客户端
扫码关注公众号
“领导留言板”客服邮箱:leader@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