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处理这份材料。我想向您反应一个情况,我于2019年底参加由青海省委组织部主办的“2019年下半年青海省部分企事业单位赴外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招聘会”,并于2020年1月顺利通过青海民族大学紧缺硕士专任教师岗的招聘考核,于今年4月到6月完成政审、体检、拟聘用公示,且上述环节都在青海省人事考试信息网公示。2020年9月起8人中部分人员根据学院要求到校上班。自拟聘用公示半年来,青海民族大学人事处始终让我耐心等待,直至2020年11月13日晚,民大人事处余*芳电话告知我们“省上以此次招聘只针对应届生为由不予批复剩余8个往届生,并表示青海民族大学欢迎我们参加2021年公开招聘,且表明学校没有通知任何人去学院上班,已上班未批复人员的工资报酬问题自行找学院解决,学校不予承认”,让我们自寻出路!我了解到青海民族大学此次人才引进公示33人中与我相同处境的一共8人,近一年来的巨大付出与耐心等待,根本无法接受如此结果。
关于“此次人才引进仅面向高校应届毕业生”这一说法,在仔细查阅2019年11月9日发布的《2019年下半年青海省部分企事业单位赴省外高校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公告》及后续青海民族大学相关引才公告《青海民族大学外出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公告》及相关公示文件后,并没有发现存在任何一个引才条件提到此次招聘仅限应届毕业生,也没有明确规定招聘对象毕业年份、更没有出现“校园招聘”等字眼。同时,在公告发布之初,我们咨询民大招聘热线明确告知个人情况、并咨询往届生能否报考、是否有编制时,学校人事处明确表示往届生可以报考、有编制。在现场考核、录取答疑会、签订就业意向书、签订考核通过必须报道的承诺书(违约考生赔付5万)、体检、政审、公示这一整套招聘全流程中,学校没有任何一人告知我们往届生不能参加此次招聘以及往届生没有编制的问题。由于公示期间未曾收到任何异议,我们为了不耽误学校新学期教学工作,已于2020年6月公示
在整个招聘过程中,我始终充分信任青海省委省政府的公信力,怀着奉献祖国大西北的崇高理想,努力争取建设大美青海这一宝贵机遇,如今我求助无门,在提供青海省事业单位政审材料及体检后,我们中绝大多数辞去了原有稳定工作,收入、社保、工龄等中断至今。寒窗苦读数十载的我们放弃自己拥有的一切怀揣着王部长所说“让青春之光闪耀在三江之源”的美好愿景毅然奔赴大西北等待至今,可换来的却是2019年青海人才引进直到快2021年被通知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尊敬的网民:
您好!您反映的问题收悉。省委组织部高度重视留言反映的问题,并已会同省人社厅、省教育厅抽调人员组成工作专班,积极稳妥处理反映问题。下一步我们将督促青海民族大学及相关单位尽快拿出解决问题具体方案,及时反馈给网民,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问题处理结果。如还有其他问题,可向专班联系人咨询。
专班联系人:杨 平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处副处长
联系电话:0971—8258135 17725276135
尊敬的书记:您好,回复已看到,当前虽显示“已办理”,但我却至今仍未收到明确结论、所提疑问至今仍未解决
1,我们接触到的所有招聘信息,无论是文件、精神、还是相关人员当面告知,均未对应往届进行明确规定。倘若仅面向应届生,如此简单明确的约束条件,为何能让应聘者走完招聘全流程?诸多环节连续出纰漏才有可能导致这一结果。出现问题为何不及时告知,自招聘起已一年多,公示也已半年,不告知靠拖能解决问题?这是怎样的工作能力和态度?
2.倘若本次引才仅面向应届生,那诸多往届生怎能通过批复且顺利有岗有编?究竟是哪些条款在限制我们的同时还能接受他们?(青海省有色地质勘查院张*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王*、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李*春、袁*义、青海民大郭*蕊)上述往届或辞职择业生通过本次引才且未签署三方协议,请问如何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