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您治下的,一个山卡卡里的农民,现在在外务工,已经马上奔五十的农民工,在外面也见了不少老人养老的问题,也听了不少。
先说一件我家乡的事,我们领村有一位老人养了3个儿子,儿子都已成家,都在外面打工,全部都拖家带口的在外地,家里就留了一个老人,本来农村上人就少,一个队就三四个老人在家,并且还离得比较远,结果是老人死在家几天没人知道。最后还是谁说这几天咋没有看见某人,结果去敲门不应,把窗户破坏了,一看在床上没反应,叫来邻居把门搞开,进门一看已经去世了,也不知道啥时候走的。
另外再说我在外面打工遇见的,我在外打工是租住的民房,我隔壁也是个老人一人住,他也有儿女,城里人都是结婚后各住一处,跟老人也不住一块,因为时代不同,有代沟为了不产生矛盾就分开住,儿女们都有自己的工作,不可能天天回家看父母亲,也就是几天回家看一次吧,结果也是死在家没人知道。这样的事还有很多,你说是不是?
所以我就想,怎样能让老人能安心的养老,又让儿女们能够安心的工作?我是农村人,我就谈谈我的一点想法看看可行不?
我们农村空房多,但是比较分散,政府能不能在每个村都组织有意者建微型养老院,也可以利用农村空房多的优势加以改造,可以几个人共同出资,共同受益。也可以性格全得来,有共同语言类的抱团在一块养老,生活可以一块或生活有能力的自理,只是每天互相问候。但必须每个老人的房间象医院一一样,装上呼叫系统,有事随时呼叫,这样的话老人如果有突发情况可以马上通知医院及家人。这样就解决了儿女们的后顾之忧。也利于社会的发展。建好后也可以以适当的价格对城市的老人开放,毕竟农村空气好,各种时令蔬菜水果也多,还可以让老人自己种一些各种蔬菜水果,也锻炼了身体。
毕竟农村经济不如城市,政府牵头,有意者投资,政府给予一定的补助及政策倾斜,我相信老人们也是乐意的,儿女们也就放心了。
致此
敬礼
范奇山:
您好!来信收悉,感谢您对我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您反映家乡有位农村留守老人近年来因无人照顾在家去世的情况后,我厅高度重视,及时安排当地民政部门进行了调查。经与您电话沟通及走访实地了解,遂宁市射洪市大榆镇松林村(原画马村)八联社村民李长珍,女,1935年生,2009年在家去世,享年74岁,丈夫黄天前(1989年因病去世),有4个儿子。李长珍老人生前患有心脏病,但生活上能自理,2001年其儿子儿媳均外出打工,将老人托付给邻居王应成(李长珍侄儿)照料。据王回忆,老人去世当日在他家吃晚饭后回到自己房间休息,当时老人身体和精神无异常,次日早上8时许老人卧室门未开,呼叫无应答,开门后发现老人心跳停止,身体微热,大约已去世2-3个小时,于是立即给她4个儿子打电话,4个儿子、儿媳及孙子孙女当天先后回家共同料理了老人的后事。
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推动农村养老服务改革创新。一是巩固家庭养老基础地位,发展互助性养老,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加强对家庭的服务指导与帮扶,开展星级老年志愿者评选、孝儿孝媳评选等活动,共同营造“孝老、敬老、爱老”良好氛围及和谐家庭养老环境。二是大力提升农村养老机构服务水平,开展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布局调整功能提升,逐步将敬老院转变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在保障区域内特困人员供养的前提下,对留守老人及有需求的农村老人开展代养服务,向经济困难的高龄、独居、残疾等困难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让有需求的农村老人“进得来”,让敬老院服务“走出去”。三是建立健全农村留守老年人救助保护机制,建立农村特殊困难老年人关爱巡防制度,在有条件的地区探索留守老年人风险评估,建立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台账和需求清单,相关部门按职责实施关爱救助。
下一步,我省将不断完善我省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工作机制,推动关爱服务工作更加精准细致,让农村留守老人安享晚年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将不断增强。
再次感谢你对我省养老服务和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四川省民政厅
2021年2月10日